餐饮品牌侵权已经是老生常谈的问题,到底是打假太难,还是章法太乱?
1
历时了一年半的时间,深圳市乐凯撒比萨餐饮管理有限公司(简称乐凯撒)打赢了一场商标保护战。
判决书上清晰地显示,侵权一方是一字之差的“约凯撒”品牌,属于广州凯昇餐饮管理有限公司,其通过微信、微博、网站等平台,推广“约凯撒”比萨加盟业务,在广东已有数家门店。
法院审理认为,其店铺装修、网站推广、餐具、菜单等方面大量使用了侵权商标,侵犯了乐凯撒公司的注册商标专有权,并对乐凯撒的品牌造成了严重损失。
7月17日,广州市天河区人民法院一审宣判:广州凯昇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立即停止侵权,并赔偿乐凯撒公司40万元。
对待侵权问题,我们一定要采取“杀鸡用牛刀”的措施,要严厉打击。乐凯撒方面的态度非常强硬。
一般有人会打着某著名品牌的虚假网页,将用户吸引进去之后,推销自己的品牌。俗话说的就是“挂羊头卖狗肉”,但像这样明目张胆商标侵权的毕竟是少数。
2
餐饮创业的人越来越多,山寨的现象也很多,乐凯撒只是被侵权的其中一个。
以往像一些新茶饮品牌,尤其是网红品牌,好多人一旦得到消息会快速复制,连店面的装潢,员工服装都仿制,总之让你分辨不了真假。
被仿冒的情形多种多样,如乐凯撒这种已经注册了商标仍被侵权的,是一种;还有很多品牌,在初期并没有注册商标,在发展过程中被山寨品牌拖累。
近期维权的餐饮品牌里,还有小龙坎火锅。在没有拿到注册商标之前,山寨小龙坎的火锅店数量远超过正品的小龙坎。
直到小龙坎拿到了注册商标,山寨店的气焰被逐渐打压。但如此一来,很多创业者遭受了巨大损失。
曾经有人加盟山寨的小龙坎后遭遇正牌打假,15万的加盟费没有要回,投资装修的店也不得不更换门头,生意变得惨淡。
乐凯撒这个案件中,也有两个加盟者投入资金开店,向广州凯昇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支付了不菲的加盟费,最终不仅要关店,还要承担侵权责任。
3
有很多老板,缺少品牌保护意识,看到市场上出现山寨店,想着放一放吧,等有了精力再去打。但等有精力的时候,往往就晚了。
现在还流传这样一种想法:创立品牌之初,先任山寨店开上一段时间,让它们一起来为正牌造势。待到整个市场火起来,一网打尽,坐收市场之利。
像这种情况,如果放在软件行业,可能会部分有效,比如使用盗版PS,虽然没有付费,但使用者对正版软件造不成伤害,还会形成对软件的依赖。”
但餐饮业太不同。“山寨店会只想赚一把快钱,它怎么可能像你一样呵护这个品牌?一旦出了问题,消费者并不会分谁是山寨谁是正牌,对品牌的伤害是巨大的。”
更何况,如果市场被山寨店占领,“劣币驱逐良币”就是大概率事件,真假“鲍师傅”之争就是惨痛的案例。
所以对于自己品牌的保护,不仅仅是对自己负责,也是对消费者、对希望和你合伙人股东负责。
对此小哥的建议就是
如果品牌保护意识不强,维权措施不力,餐饮品牌被侵权能够胜诉的很少,大多数不了了之,甚至还有正牌被山寨反咬一口,从而被迫更名。
所以,只要发现品牌被侵权,就应该积极维权。品牌打假并不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,只要决心坚定,科学打假,不仅可以维权,还能收到非常好的效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