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“隔壁老王”又火了
这位久仰大名的“隔壁老王”
一直以来都是只闻其名却从不见其身
话说“隔壁老王”的出处 就是我们小时候的非常熟悉的动画片 《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》 大头儿子带了朋友到家里吃饭,围裙妈妈做了一大桌子的菜,让小头爸爸去把和他们家做了多年邻居的隔壁老王请过来一起吃饭。另一边大头儿子的朋友好奇地问他“为什么你的头那么大你爸爸的头那么小”,大头儿子表示自己也不知道。小头爸爸把邻居请了过来,隔壁的王叔叔和大头儿子一样一个大头,亲昵地抱起大头儿子说他“乖,又长大了啊”从外貌上来看老王简直才是大头儿子的亲爹。该情节引起网友们的大量讨论,“隔壁老王”一词因此走红网络。 这难道是故意的吗?简直不忍直视了!后来这段动画就被网友们,大量转载和使用,现实生活中也有报道有关于妻子出轨的新闻,都能见到“隔壁老王”一词。 于是慢慢的也随着使用范围的扩大这一名词变得更加多元化了,反正只要是背黑锅的事情那就是“隔壁老王”的事儿。
如果将其注册为商标,成功的概率又会有多大呢?
最近,一条关于“隔壁老王家”的商标初审公告尤为吸引小编的注意力。
看到这则公告,想必大家会有这样的疑问,“隔壁老王”作为一个内涵丰富而不十分高雅的网络词汇,怎么会注册成功呢?
小编查询得知,目前“隔壁老王”的相关注册信息达到近百条,涉及商标类别范围广。最早的商标申请时间为2014年的7月,最新的为今年的一月份。重要的是,相当部分的商标申请已经注册成功或是进入公告期。
可见,隔壁老王字面的含义是指隔壁姓王的人,主观上讲没有任何贬义的意义,也不存在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。虽然被赋予了网络含义,但是还没“坏”到“有害社会主义道德风尚的程度”,将其注册商标并不违反《商标法》第十条第1款第(八)项的规定,所以可以注册为商标。
王健林、董明珠
叫个鸭子”能注册成功,但是“叫了个鸡”就不行;“王尼玛”也能注册成功,但是“MLGB”就不可以。可见,给商标取一个名字是一件很讲智慧很玄妙的事。
叫个鸡
商标注册不是100%能够注册成功,但是起名字是关键的第一步。
现在,越来越多的人热衷将网络热词作为商标以博取热度。这种方式无可厚非,但是商标申请还是要注意其合法性,遵纪守法。
不能把知名人士的名字作为商标注册,比如姚明、范冰冰;不能故意让品牌跟“国”字号搭边,比如国酒、国酿;不能使用行业的通用名称,比如手机、优盘;不能搭顺风车模仿知名的品牌,比如雷碧雲碧。
与此同时,商标名字也要避免歧义的产生,尤其是为了出名提高品牌的曝光度,有的申请人选择剑走偏锋,坚持将个性进行到底的行为。